金秋十月,中原大地的秋天正是五彩斑斓的时候,一群纤检人从河南出发,带着保障棉花质量安全的使命,告别亲朋、离开家乡,来到茫茫戈壁的天山南麓,开展新疆监管棉花公证检验工作,一干就是100多天。他们就是由河南省纤维纺织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研究院(简称“河南省纤检院”)及全省16个地市纤检机构108名棉花检验人员组成的驻新疆公检工作队,他们在公检机构中被亲切地称为“豫纤锋”铁军。
“豫纤锋”是由河南省纤检院引领创建的党建品牌。多年以来,河南省纤检院注重党业融合建设,注重在学习、文化和作风等方面培植内涵,激发学习动力,凝聚文化力量,锻造过硬作风,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敢打敢拼、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公正廉洁的“豫纤锋”铁军,助推新疆监管棉花公证检验任务高质量完成。
提前完工打卡,却挨了“批评”
公检工作队在公检现场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特别是狠抓检验质量和效率,争赶工作进度,争创红旗班组,各业务小组为了完成任务都不愿落下,结合技术特点深度优化人员分组和工作流程,放弃休息吃饭时间坚持工作,却挨了批评,这是为什么?
10月的一天下午,河南省纤检院党委书记李玉清来到新疆汇锦物流有限公司慰问公检队员。刚走到库区,就遇到两组队员出库,李玉清向队员们打招呼,“大家辛苦了!你们这是中场休息?”“李书记好,我们提前完成当天任务啦,这是打卡吃饭去。”队员们如同凯旋的战士兴高采烈。听了队员们的话,李玉清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到了3点,他紧皱了眉头。进入库区的公检现场,满眼都是一望无际高高低低的白色蓝色棉垛,呼呼的大风交织着车辆的轰鸣声,不时卷起阵阵风沙,公检队员们动作娴熟、脚步急促地穿梭于“棉垛阵”中间,脚下“尘土飞扬”。李玉清看着脸庞被阳光照得黝黑,手指和嘴唇开裂蜕皮,忙的顾不上吃饭喝水的队员们,陷入了沉思。在随后的与全体队员见面会上,李玉清说:“看了大家的工作,首先对同志们这种敢打、必胜的精气神表示高度赞赏,但同时要提出一项批评。”面对大家狐疑的眼神,李玉清语重心长地说:“驻疆公检要持续100多天,日晒风吹、荒滩戈壁,只顾赶进度、不按时吃饭的做法不可取,长此以往,同志们的身体会吃不消的。没有强健的体魄,怎么履职尽责?今天,我宣布一条纪律:在库工作期间必须按时就餐!”短暂的寂静后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是队员们向李玉清的“严厉批评”致以深深感激和完成好公检工作的铿锵回应。
这样一件工作协调上的小事,反映了河南省纤检院驻新疆公检临时党支部在坚持“创先争优”,不断完善公检工作流程,持续激发全体公检队员“比学赶帮超”精神的同时,高度重视公检队员工作生活细节,确保身心健康,体现了河南省纤检院“身心健康与工作质效并重”的公检工作理念。
驻疆公检,究竟是为了啥?
“我们的工作队每年来新疆公检,究竟是为了啥?”10月下旬,在河南省纤检院驻新疆公检工作队业务座谈会接近尾声时,一名年轻队员提出了部分队员的疑惑。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正当大家低声讨论之时,支部书记陈明顿了顿说:“我们来新疆参加公检,是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关于新疆监管棉花公检工作的统一安排,这既是检验任务,更是政治任务。为什么这么讲?大家都听说过‘优质优补’政策,这是国家为提升新疆棉花质量而采取的激励措施。‘优质优补’政策中质量优质的标准从何而来?就是我们纤检人工作的结果。我们来新疆公检,就是为了发挥棉花公证检验的质量监管和技术支撑作用,为国家精准发放质量和数量补贴提供依据。”
公检业务负责人肖军补充说:“正是因为公检工作对于棉花质量的重要保障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在开展棉花公检工作时,必须执行相关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技术规范和时间要求,出具的数据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棉花的质量、数量。”
参会的同志们为“为什么公检”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旁听会议的河南省纤检院院长朱丹总结道:“本来我今天只是列席活动,不参与发言,但是刚才大家的问答,令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90%以上,棉花产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我们的队伍年年来新疆公检,应该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而言,做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棉花质量安全、棉花产业发展和广大棉农的切身利益。希望我们公检队员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坚决扛起棉花监管主力军这个重大责任。”
在热烈的掌声中,公检队员们连连点头,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要求,因地制宜,优化棉花检验流程,加强质量管控,开展好棉花公检各项工作,在保证检验及时性的同时,确保棉花公检数据的客观、公正、准确。
这样的座谈会作为公检工作的一部分,是公检工作队的日常活动之一,不仅交流了业务技能,还为如何在工作中统一思想,提升工作认识、强化政治站位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生活保障让“枯燥疲累”变“丰富多彩”
“驻疆公检辛苦,不能让队员受苦,公检生活枯燥,不能让队员孤单。”这是河南省纤检院党委对驻疆公检临时党支部提出的一项工作要求。
每隔一天晚上七八点,“库尔勒公检篮球群”都会发出信息:“@所有人 打球打球”。这是公检工作队业余文体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一个缩影。篮球小组组长张夕阳介绍:“单位了解到我们的驻地距离巴州体育馆很近,篮球场地条件也很好,就给大家组织安排了篮球活动,丰富了公检队员的业余活动。从‘枯燥单一’的公检现场,来到运动场,紧张的神经得到释放,使公检生活变得‘丰富精彩’,我都快‘乐不思蜀’了。”除了篮球,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队员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打造健康积极的驻疆公检文化氛围,强化凝聚力和战斗力,公检工作队还组建了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毽子)、游泳、广场舞、棋牌和阅读等8个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业务文体活动受到队员们的一致好评。
现场公检每一名抽样队员,每天要抽取3批次以上的棉花品质样品,双手要扣进捆扎牢固的棉包棉花中至少558次,手指与棉花摩擦加之低温、风吹、干燥,多数公检队员的手指出现较为严重的皲裂情况。为解决队员们手指皲裂问题,公检工作队迅速行动,采取多重措施做好劳动防护保障。提到手指皲裂一事,公检队员陈龙如数家珍:“你看,我们现在人手‘抽样四件套’: 润肤露、指套、绑带、露指手套,别看这小玩意儿,用处可大。戴上露指手套,保护手掌露出三个指头便于工作;拇指用塑胶指套可以保湿,还能快速捻取样品袋;食指中指缠上绑带,掏取样品更扎实。用上这‘四件套’,不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皲裂的手指三四天基本都恢复了。”
为做好公检工作生活保障,公检工作队为工作场地和住宿地配备有应急药箱,及时补充感冒发热药品、创可贴、碘伏、棉球、速效救心丸以及洗漱、文体等用品,每周组织一次观影活动,每月举办一次集体生日活动,让每一名队员切实感受到组织大家庭的温暖。
在天寒地冻、极度干燥的南疆戈壁,抑或是在刺骨极寒、白雪皑皑的北疆雪乡,每年都有“豫纤锋”铁军在此战斗,他们迎着风、冒着雪、顶着霜,迈着坚定步伐,穿梭于“棉垛阵”,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纤检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提升检验能力,保障着新疆棉花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