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美成为生活的不可或缺,其中,服装的靓丽色彩体现在每一个地球人的日常生活中,您知道服装的色彩是怎么成生成的吗?
通常,传统的面料染色工艺是坯布染色,形成多种面料,再通过设计、裁剪、缝制等工序,制作成衣物等纺织成品。这是先织后染的传统方法。然而,还有一种先染后织的绿色环保工艺,关注度越来越高。
一、先染后织的纺织品染色方法
1、色纺纱
色纺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例如,纯棉纱是由棉花纺制而成的,那么色纺纱就是从棉花开始染色,将棉花染好色再纺成纱线,这个纱线就是色纺纱。
2、色纱
色纱,是将本色纱经过处理、染色制得的纱线。
3、色织
色织,从名称上来看,它是一个织造过程。通俗来讲,是将染好色的纱,织成面料,这个面料就是纱的颜色。请注意,这里色织所用的纱可以是色纱,也可以是色纺纱。所用纱的颜色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多种颜色,其汇聚一起织造成纯色布料或是不同颜色、花色的布料。
二、染色方式比较分析
分类 | 工艺步骤 | 优点 | 缺点 |
传统染色 | 纤维→纺纱→织布 | 1.可通过印花技术实现复杂图案,适合大批量生产。 | 1.染料仅附着于面料表面,易褪色。 |
色纺纱 | 纤维染色→混合纺纱 | 1.染色环节提前,比传统工艺节水50%以上。 | 1.染色可能损伤纤维,导致纱线强度降低。 |
色纱 | 纤维纺纱→染色 | 1.染料渗透纱线内部,不易褪色。 | 1.需额外染色步骤,增加生产成本。 |
色织 | 色纱(色纺纱)→织布 | 1.通过色纱交织形成花纹,效果优于印花。 | 1.染纱、织造损耗大,产量低于白坯布。 |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上述四者之间关系和差异:
①工艺顺序
传统染色和色织均需染色,但传统染色在织布后,色织在织布前。
色纺纱的核心是“先染纤维再纺纱”,而色纱是“先纺纱再染色”。
②环保性
色纺纱 > 色织 ≈ 色纱 > 传统染色
③色彩效果
色纺纱和色织以混色或交织实现层次感,传统染色依赖印花。色纱色彩单一,色纺纱可混合多色纤维。
四、总结
传统染色适合低成本、大批量生产,但环保性差。
色纱和色织追求高色牢度与立体感,但成本较高。
色纺纱以环保和独特混色效果见长,是未来纺织业的趋势。
通过合理选择工艺,将测配色技术引入到染色和色控环节,增加颜色的准确性和配色效果,大大提高配色效率,可平衡色彩需求、环保性能及生产成本,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纺织需求。